“听人说此次中秋诗会有佳作现世,名为水调歌头,老夫特来一观。”
遗憾地摇了摇头,顾章之继续说道“可惜,来的有些晚了,词作者也不知是谁,无缘得见啊。”
为这事来的
林宋乐了,拿过旁边的纸笔,摊在桌子上又写了一份水调歌头和自己的名姓,然后将之递给正奇怪地看着他的顾老,道“顾老为我解惑,我岂能让顾老白跑一趟。”
“这,这水调歌头是你所作”
一直都很镇定的顾老,此时惊讶地看着林宋。
上上下下又重新打量了一番林宋,点头称赞道“文采斐然”
出了得月楼后,林宋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不是破案,也不是装逼。
而是听故事。
刚才分别之际,他没有按捺住心中的好奇,就朝顾老问了一句,他的那个朋友,是不是他自己。
而顾老的回答,让他颇为惊讶。
“说来有些不光彩,老夫扮演的角色,是故事里的夫子。”
当时他差点就笑出声。
原来大家半斤八两
“大人,我们刚刚碰到大人物了。”走在路上,李二虎突然说道。
林宋一愣,怎么没头没尾地说出这么一句话。
侧头看向李二虎,问道“怎么个大法”
“大人,您不知道顾章之的名号吗”
林宋皱了皱眉,这个名字,他确实感觉到有些熟悉,但就是想不起来具体是谁。
“顾川,顾章之啊”
见林宋没反应,李二虎强调道。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搁这打哑谜
林宋没好气地瞪了一眼李二虎。
李二虎脖子一缩,立即说道“文华殿大学士,顾章之啊”
林宋脚步瞬间一顿,脑海中也立即回想到了顾章之的信息。
周仁宗建文三年中举人,后以乡荐入太学,历迁翰林院学士、大理寺少卿、礼部侍郎、都察院御史。
然后入内阁,为文华殿大学士,兼任礼部尚书。
大周朝的官制,与明朝颇为相似。
彼时的内阁,是作为大周朝皇帝的咨询机构,内阁大学士也只是顾问身份,鲜少有参与决策的机会,权利并不高。
但到仁宗逝世,宣宗即位后,一切就发生了变化。
顾章之,曾当过太子舍人
相当于就是太子的马仔。
现在太子上位,本就权益日隆的顾章之,又是得到了重任。
加封少师
三孤之位,秩从一品。
而内阁的权利,也随之日益增长,逐渐成为了大周朝的行政中枢。
那时,朝廷事无巨细,宣宗都会征求顾章之的意见
妥妥的大佬啊
以后跟人吹牛逼,那可不得了。
内阁的顾章之,比你们不知要高到哪里去了,我和他谈笑风生
而最关键的是,他似乎是受到了顾老的赏识啊
平步青云,那还不是毛毛雨
毕竟现在的内阁,是足以压制六部的。
“可惜的是,顾大人被贬谪了,不然大人你就真要发达了”
就在林宋畅想连篇时,李二虎颇为遗憾地嗟叹声响起,给他当头泼了一桶冷水。